热效率是什么?
总所周知,发动工作拥有四个行程,分别为进气、压缩、爆炸、排气。而真正能为车辆带来动力的行程则是爆炸做功这一行程,混合气在经过燃烧爆炸后,就会产生热能推动活塞下行,从而让发动机有源源不断地机械动力输出。但是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不可能%转变为机械能,而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存在机械损失、排气损失、冷却损失等损耗,从而浪费掉大部分的热能。那么,我们如何去衡量这个损失呢?
为了衡量这个热能损失,热效率这个词就出现了,它是指发动机中转变为机械功的热量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简而言之,就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就是热效率。比如某型号发动机的热效率为30%,你加了L汽油使用,但最后真正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发挥作用的就只有30L汽油,其余的70L汽油都被白白浪费掉了。这也是为什么各大车企要费尽心思去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原因,一是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必须提高(汽油)能源的利用率;二是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必须提高汽油机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气的排放。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热效率的提高,就代表着省油。因为拥有40%热效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肯定要比30%得更好,这也是为什么经销商在做宣传时会经常把热效率挂在嘴边的原因。既然如此,那市面上有哪些热效率较高的发动机车企呢?
发动机热效率前三的车企
1.马自达SkyActiv-X压燃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3%
马自达作为汽车圈出了名的“技术宅”,除了玩过转子发动机外,还在发动机热效率上拥有不错的成绩。这款SkyActiv-X发动机,虽然号称压燃,但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火花塞,它可以在压燃的临界点释放高压电弧点燃混合气,从而让火花点火和压燃点火无缝衔接,提高动力输出以及油耗表现。并且,得益于压燃火花塞技术的加入,让马自达空燃比可高达36.8,远超稀薄燃烧比例,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2.比亚迪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3%
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车企,在混动和纯电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别人研究热效率或许会停留在发动机本身,但它确可以另辟蹊径,在外部寻求答案,从而将混动系统引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这台晓云1.5T发动机的前端取消了空调压缩机、水泵、机油泵等驱动轮,改用电力驱动,从而减小发动机的动力损失。另外,它还采用了阿特金斯循环、高压缩比、进气道喷射、冷却废气再循环等技术来提高热能转化率。
3.丰田DynamicForce2.5L混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1%
丰田除了故障率低的特点之外,它的省油也是人尽皆知,而它之所以能那么省油,就和它发动机41%的热效率不可分割。虽然它的热效率不及马自达和比亚迪,但它高热效率的发动机却有很多,比如1.8L的混动、2.5L的混动、2.0L的混动等,其热效率均在40~41%左右。它通过使用阿特金森循环、VVT-i、双喷射、优化缸径等技术提高燃烧效率。
内燃机自问世以来,热效率就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的趋势下,热效率的提升就更成为重中之重。虽然在量产车型中已经拥有高达43%热效率的发动机存在,但从整体来看,仍然还剩下近50%的热效率有待挖掘,这也是众多车企精研内燃机的意义所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