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上的小孔,都是根据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可是,在使用维修中却经常被车主所忽视,明知小孔被脏物堵塞,也懒得去疏通,甚至将其堵死。其结果轻者影响工作,加剧磨损,引起故障;重者损坏机件,酿成事故。具体都有哪些小孔需要注意,一起来看看。
(1)水泵溢水孔
有的水泵在泵轴处设有溢水孔,该溢水孔的作用有二:其一是通过该孔可观察水泵是否漏水;其二是水泵漏出的水可以从该孔排出泵体之外。一旦该孔被堵死,泄漏的水就会进到水泵轴承内从而破坏润滑环境,致使轴承和泵轴过早损坏。
(2)输油泵泄油孔
一些输油泵泵体上有泄油孔,输油泵内泄漏出来的少量柴油通过该孔可直接流出泵体外。如果将泄油孔堵死,输油泵泄漏的柴油将不能排出泵体,而会从输油泵活塞处进到喷油泵油底壳,使润滑油稀释、变质,从而使输油泵内的机件润滑不良。
(3)蓄电池通气孔
一般蓄电池的加液塞上都设有通气孔。充电时,蓄电池内的电解液发生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从通气孔排出,防止因气体积聚导致压力过高而损坏蓄电池。特别是夏天长途行车的蓄电池,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是经常的事。如果通气孔被堵塞,产生的气体将会积聚过多,蓄电池内部压力将会升高,严重时将导致蓄电池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使用时,一是要注意新蓄电池使用前应该彻底清除孔口的封存物;二是发现孔口被脏污堵塞时必须立即疏通。
(4)喷油器溢油孔
柴油机喷油器都接有回油管,使没有喷入气缸内的多余柴油返回油箱内。个别车主认为把回油管堵死,可使进入气缸内的油量增大,从而使发动机更“有劲”。另外,有的因回油管损坏,车主来不及送修,为防止柴油外溢,人为地堵死溢油孔,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堵死溢油孔后,喷油器内泄漏的柴油不能返回油箱内,随着内部泄漏柴油的急剧增多,喷油器回油道内的压力增大,喷油器开启时所受压力升高,这样就容易导致雾化不良,喷油时间变短,而且容易烧结卡死。
(5)喷油泵呼吸器
有些发动机的喷油泵上设有呼吸器,其作用是为了保证喷油泵工作时润滑油室内产生的热量及气体能及时散发出去,而且还能防止外部不洁空气及杂质侵入。这样一个简单的通风装置就可有效地防止润滑油早期变质。当喷油泵呼吸器损坏后,时常会发现有些车主不是去修理厂维修而是直接将该处的小孔堵死。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堵死后容易使润滑油变质而导致润滑效果变差。
(6)柴油箱盖通气孔
由于汽油的挥发性比较强,在汽油箱盖上一般都设有空气-蒸汽阀,保证在高温时油箱内部气压能与大气相通,防止油箱内压力过高而影响正常供油。而柴油的挥发性较差,因此在柴油箱盖上一般没有开设空气-蒸汽阀,只是开了一个小的通气孔,使其与大气相通,以防止工作时因油面下降,油箱内部形成真空而影响正常供油,因此该孔也不能被堵死。
(7)主减速器壳上的通气孔
在汽车主减速器壳的通气塞上设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防止主减速器壳体内油液温度及气体压力过高,防止油封等密封件的早期损坏。在汽车行驶时,主减速器、差速器需要传递较大的力矩,齿轮齿面间存在较大的相对滑动,加之轴承、垫片间的摩擦,主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温度很快会升高,壳体内的气体压力也将随之增大,设置通气孔利于空气对流散热,可以缓解上述不良影响,可减轻机件磨损,减少车辆事故的发生。
(8)汽油泵底部的小孔
其作用一是使汽油泵膜片下部与大气相通;二是当汽油泵膜片破裂时,油杯中的汽油便从此孔流出。如果此孔堵塞,一则会使汽油泵膜片上、下腔压差减小而造成泵油不足;二则若膜片破裂,油杯中的汽油就会流入油底壳冲淡机油,破坏机件的润滑。
(9)天窗排水小孔
顾名思义,带有天窗的车型,在打开天窗的上,凹槽上的四个角落都会有排水孔,这四个孔的作用就是用排水的,因为是凹槽,如果不设计排水孔的话,就会导致积水渗入到车内。
(10)车门排水小孔
水是无孔不入的,在下雨的时候,雨水肯定是会进入车门内部的,此时车门底下就设计1-2个排水孔来排走这些渗入车门内的雨水,虽然车门内也设计防水膜,但是如果积水过久或者过多的话,也会对车门上一些功能造成损坏的。
总之,按设计要求上述各小孔均应保持畅通,同时要充分认识小孔的重要性,弄清小孔的位置,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疏通,保持汽车上众多小孔不被堵塞,使各零、部件工作正常,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骋安延保让有车的世界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