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油发动机而言,混合气故障一直都是老调重弹,又一直都是老大难。
本文以奔驰常见的M系列发动机为例,和大家分享奔驰车系的混合气故障的数据流/实际值分析。
希望对大家维修汽油发动机混合气故障有所帮助。
小编综述
当发动机出现混合气过稀或过浓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实际值反映出来。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以S的M发动机为例子,通过两种不同的情况来观察发动机数据流/实际值的变化。
进气歧管漏气导致混合气过稀(上图)
喷油嘴漏油导致混合气过浓(上图)
混合气过稀
A.进气歧管漏气导致混合气过稀:
当进气歧管出现漏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实际值观察出变化:
进气歧管压力
空气流量计
三元催化器前和后氧传感器
进气歧管压力值(正常状态):
当发动机不存在漏气的情况下,进气歧管压力在怠速时(水温80°)在hpa左右。
若进气歧管发生漏气,则压力在怠速时会增加:
压力升高的原因:
发动机怠速运转后,由于节气门的节气作用,因此在进气歧管内的气压会存在真空度。这种真空度是由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等因素决定的。倘若进气歧管发生漏气,外界的气体就会不经节气门而直接进入进气歧管,结果是进气歧管的压力变大(真空度变小)
空气流量计的实际值:
当发动机运转正常时,空气流量值根据不同的车型会有差异,但若出现进气歧管漏气,空气流量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未出现漏气时
出现漏气后
原因:
当发动机运转,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的吸力把外界的空气吸入气缸进行燃烧,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大气仅通过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歧管这一通道进入气缸,因此,空气流量计可以监控到进入发动机的所有进气量。但若是出现进气歧管漏气,相当外界空气进入气缸又多了一个通道,因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了分流,导致通过空气流量计的空气量下降,导致空气流量计读数降低。(下图以吸管的例子做对比)。
氧传感器
三元催化器前、后氧传感器:
由于发动机的闭环控制,当出现轻微的进气歧管漏气,ME会适当加浓,从而使得最终的混合气保持=1左右。但由于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考察分为三个阶段:
漏气前:考察前氧传感器值;三元催化器适应值;后氧传感器电压值出现漏气:考察前氧传感器值;后氧传感器电压值;
调整后状态:考察前氧传感器值;三元催化器适应值;后氧传感器电压值
漏气前
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的信号正常的数值:数值在=1左右
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器的自适应值也在调整范围之内
三元催化器后氧传感的电压值也维持在~mV之间
当出现漏气时:
漏气后,混合气变稀,导致了三元催化器前及后氧传感器的数值发生了变化,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器:
三元催化器后氧传感器,当混合气出现过稀时,也会出现如下变化:
若出现的漏气并不算严重,ME通过闭环控制,监控到混合气的过稀,并对喷油进行调整,尝试把混合气重新维持在=1的水平。
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的值:
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的自适应值:
三元催化器后氧传感的电压值:
原因:
当发动机正常运行时,=1左右,由于三环催化器后的氧含量更少,因此得到的电压为~mV左右。
当出现进气歧管漏气后,1,且三元催化器后的氧量增加,三元催化器后氧传感的电压降低
ME监控到混合气过稀,因此延长喷油时间,从而调整混合气的浓度,直到值再次的等于1左右,则相应的后氧传感器的值重新回到~mV。
混合气过浓
B混合气过浓的检测:
喷油嘴漏油、碳罐通风阀关闭不严(油箱满油状态)等情况会导致混合气过浓。
因此,可以通过氧传感器的实际值进行观察。
当出现过浓时:
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的值:
三元催化器后氧传感的电压值:
自适应调节调整后:
三元催化器前氧传感器的自适应值:由于混合气过浓了,因此ME会逐渐的把适应值往少的方向调节,减少喷油。
原因:
与混合气过稀时的调节机理类似,当出现混合气过浓,ME会主动减少喷油的时间以减少喷油量,直到混合气的混合比再次的达到1左右。
[全文完]
更多奔驰精彩内容,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