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基本都是一样的,主要由油底壳、润滑油泵、油道、滤清器、限压阀、润滑油压传感器和油压表等组成。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将润滑油不断的供给发动机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以减少零件的磨损,并带走摩擦表面上的磨削等杂质,冷却摩擦表面,提高气缸的密封性。润滑油黏附在零件表面上,避免了零件与空气、水、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各运动零件的位置、相对运动速度、承受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等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不同。为保证各运动零件润滑可靠,并尽可能简化润滑系统的结构,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根据各部位的工作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润滑方式,有三种方式。
(1)压力润滑:利用润滑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输送到摩擦表面进行润滑。发动机上一些机械负荷大,相对运转速度高的零件,都会采用这种润滑方式,比如:主轴颈与主轴承、连杆轴颈与连杆轴承、凸轮轴轴颈与凸轮轴轴承等。采用压力润滑比较可靠,但必须有专门的油道输送润滑油。
(2)飞溅润滑:依靠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或者从专门的油孔中喷出的润滑油滴又或油雾对摩擦表面润滑。发动机上的一些外露位置、机械负荷较小的零件或者相对运转速度比较低的零件一般采用这种润滑方式,比如:活塞与气缸壁、凸轮与挺杆、活塞衬套等。采用飞溅润滑可可靠性较差,结构简单,在活塞与气缸壁间采用飞溅润滑,还可以防止由于润滑油压力高而进入燃烧室参加燃烧,导致润滑油消耗异常、发动机工作恶化等。
(3)定期润滑: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法对摩擦表面进行润滑。发动机的一些不太重要、比较分散的部位一般采用此润滑方式,比如:水泵轴承、发电机轴承、球笼等。定期润滑不属于润滑系统的工作范畴。
(一)检查润滑油液位
1、进行此项目之间。应该把汽车停放在平坦的路面,并且使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发动机运转过需要等待片刻再进行检查。
2、拔出油尺,用清洁的抹布擦掉油尺上的润滑油,再把油尺插入油尺孔。
3、慢慢拔出油尺看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检查润滑油是否严重脏污,是否混有冷却液或汽油以及黏度是否正常
(二)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及滤清器
1、启动发动机,预热运转至冷却液温度达到80~90℃。拆下润滑油加注盖。
2、拆下放油螺栓,排除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用专用工具拆下滤清器。
3、清洁滤清器托架侧面的安装面,在新的滤清器O型胶垫上涂上润滑油,安装好滤清器。
4、润滑油放完以后安装新的放油螺栓及垫片,从新加注规定数量的润滑油。
5、检查润滑油液位,启动发动机直到冷却液温度达到80~90℃,熄火等待再次检查润滑油液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