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现在啥啥都质量不行衣服洗两次就起球,喝鸡汤全靠调味品,连开车加个汽油都没以前耐烧。说实话现在的车排量是越来越小,但好像油耗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泰哥在后台一直看到这样一条留言问“为什么现在的汽油总感觉没有以前耐烧了”,原本一箱可以跑多公里,现在跑出头就得加油去了。那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汽油不耐烧呢了?今天泰哥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每天加的汽油是不是一样“简配”。

汽油也分不同密度

密度差异的确会有能量损失

这里泰哥先要给出答案:汽油的确有耐烧和不耐烧的说法。

加油站的油,由于温度、密度、油品等原因,确实有耐烧和不耐烧之分,再加上我们心理的错觉和对比,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

以密度为例,密度越大,就意味着“更有料、更耐烧”。这也就是为什么柴油比汽油更耐烧,一方面是柴油能量密度比汽油更大。另一方面,汽油本身的高挥发性的确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燃料本身的密度会有一定的差异,反应到实际使用上就会有不耐烧的感觉。那这个密度差到底是多少呢?差不多7.1%左右!根据强制国标GB-车用汽油可以了解到,从国四排放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国六A/B汽油都有明确规定在0℃的情况下汽油的密度在70g~g每升之间都是合格的。如果按照这么理解的话,如果按照每箱油50L来算的话,同样一箱油,低密度汽油和高密度汽油可以相差,克,也就是足足5斤半!那如果按照泰哥日常油耗1L来计算的话,公里数差不多也能差30km左右了。而如果按照单公里油价计算,8.3元/L的98#汽油,就是多花36元。所以说,如果加到密度特别低的油,确实会感觉没有以前耐烧了。看到这有些老爷要说了,既然汽油会随着温度变化密度也会变化。那加油就是“加油最好选择凌晨或者清晨加”最好呢?答案一样,除非寒冬否则没啥区别!

地下油槽温度稳定

为了高密度加油,多此一举

老爷们都知道加油都是按“升”来卖的,无论多少温度,体积不变。但发动机做功所小号的汽油是按质量算的,并不是体积。所以许多人就认为只要汽油的温度越低,密度越大这样同样加油所得到的质量就越大,油就越耐烧。

这样一个加油策略听起来的确有很大的道理,其原理也是真的。但泰哥告诉老爷们,这个是绝错的。

为什么说温度对汽油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加油站的油槽都埋在地下。而且油槽有双层结构,中间含有防冻液,所以温度基本可以恒定在5℃内。

而根据汽油在标准室温5℃的密度变化来算,标准汽油95#的.5㎏/m3,而室温10℃时,密度是74.㎏/m3。那么根据密度和温度变化倒推,如果老爷们每次加油30L也就几块钱。

所以刻意为了所谓高密度去加油的话,难不成老爷现将加油机冷却到个位数温度,然后再去加油么?未免有点无聊了吧。

汽油标准跟不上排放指标

真正的国六B汽油要03年铺开

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下,我们的国六B车真的排放达标么?大家一起琢磨琢磨:如果一台国五排放的车,添加的汽油是“国四汽油”,那么这台车的尾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国五级别么?——肯定是满足不了国五的对吧~

那么如果您的车是最新的国六B汽车,但您每次往油箱里灌入的汽油很有可能只是国六A汽油!此话怎讲?——根据我国成品油的油品级别更新替换的时间表规定:从年1月起,全国普及国六A汽油,03年1月起全国普及国六B汽油。执行国标分别是GB19-(普通汽油)和GB-(乙醇汽油)。

啥意思?如果您下次去给爱车加油,请您留意一下加油机上的牌子(或者加油站给你打印的“小票”)写的是啥!——比如你买的是9号汽油,那么在“小票”上大概率写的是“VI(A)#9”。意思就是“9号国六A汽油”。

也许看到这里,马自达和部分斯巴鲁的车主要偷笑了:因为他们的很多车不需要用GPF就能做到国六B的水平(当然,前提是燃油也得跟上)。但无论如何,想要尾气真正达到国六B水平,绝大多数车友还需要等等,等到03年1月后,全国普及国六B汽油了,您的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六B汽车了。

但目前我国几个大型的炼化基地也已经开展了国六B汽油的生产,并且已经达到万吨以上的产能,但根据公开的报道得知,这批“新油”目前供应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三地的部分加油站作为试点。

如果您刚好身边的加油站能加到这种油,那恭喜您:您的国六B新车是真正达到国六B排放的,而且GPF寿命会明显更长!

欢迎各位老爷在评论区和泰哥一起讨论。

我们下期再贱~

近期内容回顾

要操控又要节能舒适,新能源轮胎到底该怎么选?“油油混动”公里烧1升,车子遇到烧机油该怎么治?算一笔账:养车10年的钱,居然可以买6辆新车?燃油车被判“死缓”?欧7排放打算禁止燃油车上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