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气固介尺度反应模型研究及其在清洁汽油生产工艺中的应用主要完成人:鲁波娜、王维、许友好、李飞、田于杰、徐骥、陈昇、刘岑凡、王新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获奖人简介
鲁波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鲁波娜,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国际学院岗位教师。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随后保送至中科院过程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静海院士和王维研究员,年毕业并留所工作。
研究领域包括多相传递/反应模拟、多尺度理论、计算流体力学及反应器优化设计等。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4篇入选MostCitedPapers,合作撰写专著2部:《变径流化床反应器理论与实践》(中国石化出版社,第2作者),"Diameter-TransformedFluidizedBed:FundamentalsandPractice"(SpringerNature,第2作者)。参与编写中英文丛书6章节。曾获化工三大期刊Chem.Eng.Sci.最高引用作者奖,首届MIC-Particuology优秀论文奖,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兼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燃料化学学报》青年编委。年入选首届过程所优秀青年,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年入选首届过程优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企业合作项目以及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等共计12项。其开发的双标形式的曳力结构因子相继被多个国际著名CFD软件(包括全球最权威的CFD软件ANSYSFLUENT)开发为内置选项。
王维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王维,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年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毕业于四川大学,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年中科院过程所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颗粒流体系统的模拟与实验研究。提出了“三传一反”耦合过程的多尺度CFD方法,理论证明其优于传统的双流体方法并在工程模拟中得到推广应用。主持开发多尺度计算EMMS软件,并授权诸多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使用(如美国NETL实验室、Alstom、CSIRO、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曾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和中石油、中石化、Alstom开发项目、科技部课题、自然基金重点及创新群体课题、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项目等。
合作专著三本:“FromMultiscaleModelingtoMeso-Science”(Springer,第3作者),《变径流化床反应器理论与实践》(中国石化出版社,第4作者),"Diameter-TransformedFluidizedBed:FundamentalsandPractice"(SpringerNature,第5作者),受邀为Wiley出版的HandbookofCombustion、Elsevier出版丛书AdvancesinChemicalEngineering、化工出版社的《流态化手册》等专著撰写5章(节)。-兼任过程所团委书记。曾获中科院首届"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化工三大期刊ChemEngSci最高引用作者奖;颗粒学会首届MIC-Particuology杰出论文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2获奖人);中国科协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
文章发表信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