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连烧四辆,福建邵武市80辆威马出租车中就烧了两辆,这个出事频率太高了!而频繁出事的威马汽车,用的是在业内名不见经传的中兴高能电池。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一家汽车企业,短短的时间内,“偷梁换柱”再次将业内认可的高质量的宁德时代的电池更换成中兴高能?

威马汽车又出事了。

10月27日晚,网友发博爆料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力学所内一辆威马电动汽车发生起火爆炸事故,威马汽车随后在微博做出回应证实。

威马汽车称,10月27日21时左右,一辆EX5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内发生起火。公安、消防等部门迅速出警,事故很快得到处理,未造成人员受伤及其他财产损失。

虽然威马汽车及时做出回应并进行召回,但愉观车市从附近单位聊天群的截图中看到,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已经下发通知,禁止电动车驶入车库。其中,还特别强调,这辆威马EX5电动车,看是在原地未充电的情况下发生爆炸,且威力巨大。

其实,这已不是偶然事件,10月5日,威马EX5发生首起自燃起火事故以来,短短的10月份,威马汽车已经烧掉4辆车。

福建邵武市在今年10月,投放了80辆威马EX5作为电动出租车使用。而就在10月5日,一辆威马EX5在市内的道路上发生自燃,当时并未充电,火势一度十分迅猛。无独有偶,紧接着在10月13日,又一辆EX5在充电。

近期,在特斯拉电池日(BatteryDay)上,马斯克发布了一款无极耳电池,缩小了电子移动的距离,降低了内阻,甚至还宣布,要让电池成本下降56%,并基于此推出售价17万人民币的特斯拉。

如果降低电池成本这一目标能够实现,那么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是否将指日可待?目前,一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中,最大的就是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而在传统油车的成本构成中,发动机和变速箱价值最大,占比25%。

电池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展现在大家面前,无论是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无钴电池,甚至固态电池,任何技术路线,都需要大量锂元素——这种白色金属,被誉为“白色石油”。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在过去的旧时代(燃油车),强权们在中东为了石油强取豪夺;在未来的新时代时代(电动车),新的角逐将在南美洲、非洲、澳洲上演,钴矿和锂矿将成为人们争夺的焦点。

那么纯电动汽车会是汽车动力的未来么?“白色石油”的新时代会到来么?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那就趁着特斯拉电池日的热度,谈一谈酸奶水果的认识。

年9月16日,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发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路径的探讨”的主题演讲:

“不建议制定禁止燃油车的时间表,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燃的口号。”

“今后1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将并举发展,到年各占50%。”

“节能汽车实现‘混动化’,以‘全面电驱动计划’代替‘禁燃时间表’。”

纳尼?在舆论宣传上,纯电都快把燃油车踩的头都抬不起来的时候,王组长您居然说这个?

当然毫不意外的,这些表态,你很难在所谓电动粉圈子里,听到消息。平时大洋彼岸的马斯克抡个锤子,他们都能在1分钟内搬到微博。但这次就在南京家门口,国家新能源车项目组长的主题演讲,他们却视而不见?

咱们这代人,自幼读着《愚公移山》长大,看着科技飞速发展,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很多电动粉畅想着纯电动汽车一步登天,谁拦着登天,就是没有汽车电动化信仰,就是陈腐僵化的能源旧势力,就应该被扫入阻碍科技进步的垃圾堆。那么,纯电车未来会替代燃油车么?

随着城镇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人们身边的木材越来越少,而砍伐与采集木材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这时候迫切需要一种燃烧时间长,发热量大,但是运输存储比较方便的燃料替代木材。

此时,煤炭出现在人们眼前。汉书有记载,“豫章出石,可燃为薪”。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当时将煤炭用作日常燃料、锻造、烧石灰、炼制朱砂、硫磺等等。

如何像欧洲一样把煤炭的力量开拓到足以推动一场革命,那就不得不提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懒惰”又聪明的欧洲人,打算解放自己的双腿,构想出使用固定轨道行驶的重型交通工具——蒸汽机车。

但是蒸汽机实在太过麻烦,又要烧煤,又要加水,经常把人们弄得灰头土脸。这时候,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了石油上,随着原油冶炼及内燃机技术的提升,人类社会进入了如今的石油时代。

大家可以发现历史上的这几次能源技术革命,有以下3条特征:

1、能源技术革命本质核心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可以让机器多干活,人类少干活,满足人更懒的需求。

2、新的能源技术革命会值根于现有能源体系,通过技术的革命,解决现有能源使用的痛点,尽量带动全行业的共同创新及进步。

3、无论是煤炭代替木材,还是石油代替煤炭,能源革命的趋势,都是能量密度高的代替能量密度低的。

那么大家可以对照着看一下,纯锂电池技术具备这三条能源革命的特征么?

1、论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人更懒的需求。目前技术下的纯电动车,江湖俗称电动爹,需要爱的供养。怕冷怕热怕碰撞,距离远了不行,长时间不充电不行!电动车使用者,好像跟“懒人”不沾边。

2、论值根于现有能源体系,解决现有能源使用的痛点。动力电池技术对于传统能源行业是颠覆性的技术,别说带动传统能源行业创新及进步了,不革你命就算不错啦,此刻传统能源巨头与内燃机车企,在旁边瑟瑟发抖。

3、论能量密度高低替换,才能出现能源革命。汽油能量密度大约是12~17MJ/kg,锂离子电池是0.66~0.98MJ/kg,所以kg的锂电池充满电的带电量大约只相当于3公斤汽油的发电量。

所以我们会抛弃能量密度大20倍的汽柴油,而使用目前技术水平的锂电车?

于是有人又说了,我们选择纯电动车,是为了保护环境。

客观的说,不能粗暴地把汽柴油看作污染源,而应当尽力挖掘效率及环保方面的潜力。前几年油价暴涨时,美国与巴西大量使用燃料乙醇掺混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同样有不错的环保效益。

那么纯电动车真的就那么环保么?汽车排放的环保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刚需还是一个幌子?

在生产动力电池过程中,姑且不论提纯碳酸锂,开采金属锂产生的环境污染,单是大量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就是一个巨大的环保问题!

废旧的车用锂动力电池,由于存在易燃易爆的特性,不可以当做生活垃圾一样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浪费,绝对是个环保难题。从资源回收处理方面来说,铅酸电池的环境友好再生性,要远远优于锂动力电池。

说到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污染,其实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论述,丁仲礼院士早些年做客柴静节目时,讲的很透彻,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地球用不着你拯救,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都好好的。”

---丁仲礼院士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所有能源,均来于自然界,无论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还是所谓的新能源:风电、太阳能、锂电。所谓人类科技,就是发现了万物的运行规律,利用这种能量而已。

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全球气温或超危险界限温室气体排放达临界值

对于环境污染而言,无论是内燃机还是动力电池,区别仅仅是把污染放在使用还是制造环节,在你看的见的地方,还是看不见的地方,其实谁也不比谁高尚许多。

况且,碳排放与全球变暖关系,目前并不确定。随着气候变化,俄罗斯有了温暖冬天,传说中的北极航道也提上了日程。中国大西北的降雨量近年来有了明显的增长,河西走廊和新疆南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漠变草原奇景,如果未来降雨继续增加,大西北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粮仓!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气候异常,要知道唐朝时候,西安可以种植亚热带水果,在新疆丝绸之路上还跑着大象运输货物,也许地球暖季与冷季交替周期是年?所以请人类不要给自己加戏,对于45亿年的地球而言,咋们万年的人类只是过客而已。

懂王带着美国退出了巴黎气候协议,澳大利亚大火肆虐了半年有余,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燃烧了有半个世纪了吧,这中间产生了多少大气污染,有多少碳排放?

地狱之门

为啥全球强权只盯着汽车尾气这点排放使劲怼?成年人考虑的是利益,对于国家间利益博弈更是如此~

当一个东西是生活必需品,而你家里没有,只能从别人家买怎么办?为了避免卖家坐地起价,那就告诉对方,我正在研究推广新产品,将来可以替代你家的宝贝,这就是电动汽车推广对于国际油气价格打压预期。

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是为了什么?

为了一个让世界认为油气时代终将终结的预期!这个预期可以长时间控制世界的油气价格和产量!目前除了取得页岩油气革命胜利的美国,全球强权国家的石油资源天赋都不是特别好。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下大力气,就是工业强国利用工业科技能力对油气价格最好的打压手段,让全球油气价格预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当然美国的页岩革命算是神助攻,一举将能源进口大国变成了能源出口大国,提高了世界油气资源的供给总量,严重打压了油气价格上涨的天花板。

至于新能源未来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纯电动汽车何时替代燃油汽车,对于全球强权来说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毕竟多一种能源选择总是好的!

汽车的发展史,是动力续航、环保排放、制造成本、可靠性与寿命四者的平衡产物。相信未来纯电动车的发展,也不能免俗,依然要在这个四边形中搞平衡。

总有人在说年,XX国将禁售燃油车,电动车是天选之子,锂动力电池一统江湖是板上钉钉。但是科技应用领域从来没有什么天选之子,一切市场都需要凭实力去拿!

回顾手机的发展,大家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禁售,智能手机出来后,诺基亚功能机直接一败涂地。所以当电动汽车发展到特别好用,技术足够成熟的时候,取代汽油车那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所以未来的禁售政策都是幌子,如果到了那一天,动力电池技术达不到市场要求,消费者还是拒绝购买,那么禁售令那就是纸老虎。因为10年后,进步的不仅仅是锂电技术,要知道内燃机也不断适应规则,而科技变革是由先进的生产力书写的!

看看燃油车动力发展历史:当自然吸气发动机成熟后,要想继续提高动力并节能减排,只能朝着涡轮增压一路狂奔。于是诞生了目前清一色的直喷+涡轮组合动力,为了满足越来越苛刻的排放要求,甚至出现了奇葩的1.0T的三缸发动机。

在增加动力、减少排放、不增加成本、还要保证可靠性的四方夹击下,汽车被逼到了两条路:一是寻求理想燃烧,二是干脆换成纯电动车。

一年前的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诺贝尔化学奖由JohnB.Goodenough、M.StanleyWhittingham和吉野彰等三位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发展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人类发明电池的初期,人们并不敢使用锂电池。由于锂电池制造工艺的不成熟,锂电池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不断析出枝晶,最终引起电池自燃。最终,在多次安全事故发生后,锂电池被打入了冷宫。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锂电池技术取得了突破。

年,Goodenough的团队发现钴酸锂(LiCoO2)既能释放锂离子,也更为稳定,非常适合用作锂电池的电极材料。阴极材料的问题解决了,阳极材料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个名叫吉野彰的日本科学家出现了,年,吉野彰利用钴酸锂和聚乙炔制造出了第一块现代锂电池。基于该技术,索尼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在年联合推出了第一块商用锂电池。

不过,后来的日本,并没有趁热打铁发展成为车用动力电池行业龙头。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电池技术的拓荒者,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居然不充分利用先发优势,却逐步放弃了锂纯电动车赛道,为何?

细数酸奶水果从小到大用过的电池,有干电池,有CD及MD上的镍氢电池,有卡丁车上的镍镉电池,当然还有单反相机的锂电池。印象中,貌似国人最初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都是日本生产的,而且最早的汽车涡轮增压器也是日本人发明的。

对于同样油气资源短缺的岛国,日本人玩车,玩电池玩了半个世纪了,具备电池与汽车技术先发优势,为啥不持续发力,做大做强锂动力电池,继而形成纯电动汽车产业链呢?难道是日本电池技术不行,还是电机技术落后,亦或是日本目光短浅,不知道汽车电动化才是未来,就知道锂电应用在数码产品上,格局太小么?

作为元素周期表里最活泼最容易失去电子的金属锂,躲在众多锂离子化合物中瑟瑟发抖,不知道聪明的电动粉还要给它匹配什么样的阳极材料,让它满足Wh/kg的能量密度。

要知道汽油能量密度大约是12~17MJ/kg,而氢气的能量密度是是汽油的三倍。酸奶水果相信电动粉的单位换算能力还是不错的,也知道技术拓展的边际成本递增效应。

现在汽车强国日本,莫名其妙的要搞氢能源,造车造了大半个世纪的丰田汽车打算先搞混动过渡,最终剑指燃料电池。这种选择,是卖遍全球无敌手的丰田,明珠暗投么?对于国内的电动粉来说,丰田这不是走邪路么!

其实,最好的科技就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如同你现在用手机刷酸奶水果的公共号,一切都是自然随意。如今,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枝晶安全问题依然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大家,也让锂电池难以承担引领人类未来的重任。

今日小话题

纯电动车未来会一统江湖么?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著作权归酸奶水果所有,

雪球酸奶水果投资同步更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