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的世界,很多人只知道他叫贝利,却叫不出他的全名: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多。
很多解说员都喜欢用“他”来称呼贝利,没错,就是“他”,一个简简单单的“他”足以概括整个足球世界。
可惜的是,他还是走了。说死亡可能过于悲凉,我更愿意相信,“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天堂。
年8月,桑托斯,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十几岁的小男孩在球场欢快的奔跑,动作迅猛,身手轻盈。
大家都叫他贝利,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贝利”名字的由来。
其实最开始,贝利的绰号叫加索里那(Gasolina),是葡语里汽油的意思。这个绰号和年轻的贝利正好匹配,都像一辆在沙漠驰骋的加饱油的汽车。
这个绰号终究没有被保留,大家记住的是贝利。为什么叫贝利,众说纷纭。
有人说贝利是贝利小时候的足球偶像,为了致敬偶像,所以取了一个跟偶像一样的名字。
不管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不管贝利是不是用了别人的名字,这个名字都已经在足球词典里磨灭不去,成了历史的印记。
17岁,当大家还在背着难记的英语单词时,贝利已经踢出了属于自己的名堂,他加入了巴西国家队。
在后来的瑞典世界杯上,贝利在对阵威尔士、法国和瑞典的淘汰赛中都有惊艳的表现。
于是一张名为“国王间的握手”照片刊登在了法国《队报》。这是贝利和瑞典国王的握手,更是国王对“国王”的赞赏和祝贺。
遗憾的是,这个瘦弱的10号前锋,并没有获得该届的世界杯最佳球员。不过没关系,他可是加饱油的汽车,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泄气。
然而球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二次世界杯赛场上,信心满满的贝利很快被对手放倒在地上。
势如破竹的劲没有了,贝利默默离场,没能参加淘汰赛成了他的遗憾。
还好加林查接管了比赛,捍卫了巴西的冠军地位。可壮志未酬怎能低头服输?下一届世界杯他必定要卷土重来。
在这期间,两座解放者杯,两座世界俱乐部杯,贝利几乎以一己之力杀死了所有悬念。
贝利带来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利,还有和平,这是一个伟大的概念。没有夸张,确实伟大。
你能想象,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猖獗的时代,白人球迷有史以来第一次自发地集体起立为一个外国黑人鼓掌吗?
那一刻他们放下了歧视,在他们眼里,黑人也有英雄,他的比赛甚至终止了非洲的几场战争。
年,英格兰世界杯如期而至。所有人都在等着贝利一放光彩,可谁又能想到,这场球赛踢到他怀疑人生。
引以为豪的巴西队,竟然在淘汰赛初期就打道回府,贝利再次被踢伤下场。
30岁是足球运动员的一个节点,对失利的贝利来说,此时足球的意义在哪里?没有世界杯,他还有什么追求?
墨西哥世界杯,踢还是不踢?不踢,他结束足球生涯,踢,他就得加倍努力,而且不能再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除了体能的训练,心态的调整才是最重要的。在拒绝了众多欧洲俱乐部的邀约后,贝利决心在巴西国内实现自己的“千球梦”。
燃烧吧,为年世界杯痛痛快快地绽放,只要有梦想,不停下脚步,历史会为你见证的。
墨西哥世界杯见证了太多历史,巴西队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在世界杯上全胜夺冠的球队。
事实上,确实没有人能够阻挡那一届的巴西队,他们像在球场上奔跑的犀牛,用他们锐利的牛角冲撞着每一个对手。
不负众望,《队报》不假思索地赋予了贝利“世纪最佳运动员”的称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夺冠后,贝利应该退役了。
可他偏不,刚刚享受完荣誉,怎能如此轻易退下?他还有梦想要实现,只要他还有精力,年龄不是问题。
贝利说过,他这辈子只想为两只深爱的球队踢球,桑托斯和巴西。不过后来,他的想法改变了。
为了顺应浪潮,贝利去了美利坚传播足球种子。在他职业生涯的末期,他做起了商人。
“贝利”品牌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即便如此,他的表现依然举世无双。
个进球,他的一举一动、每一粒进球、每一脚射门都成为那个时代美国年轻人的图腾。
直到年,迭戈·马拉多纳的出现,球王贝利开始有了担忧。他发现球迷和媒体不再只追捧他一人,大家的目光开始被另外一个球王所吸引。
贝利依旧是偶像,可他年纪大了。要知道,偶像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时间。
不要问这两人谁更伟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马拉多纳去世了,还有梅西,贝利永远避免不了和别人比较。
晚年的贝利身体越来越差,那条曾经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左腿,走起路来竟然有些瘸。
对足球运动员来说,踢了一辈子足球,最后却不能走路,是多么的悲痛。
媒体对于贝利的健康问题也是心照不宣,他在世人心中是一个奇迹,没有人想破坏他在大家心中的完美形象。
贝利还是走了,他去到了一个没有病痛的国度。相信在那个世界里,贝利依旧年轻。
他是一辆加饱油的汽车,是一个在球场肆意挥洒汗水的孩子,是和国王握手的“国王”。
他是贝利,世无其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839.html